-
微信公众号
-
私人订制
-
APP下载
出发吧
懒人搞定旅行计划!
chufaba © 2014 沪ICP备14047730-1号
竹升面已经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寄托了广州人的感情与文化,其中的筋道已渗入老广魂髓,毕生无法割舍。在羊城的老字号店叫上一碗面条,等面上桌过程中或欣赏伙计人工压制,或与好友操着粤语把家常,或循着面香缅怀岁月,待佳肴上桌,“九钱面、四粒云吞、一壳汤”三几匆匆下肚,酣畅淋漓,耐人寻味。这份特殊情感大概是对家的依赖。
广州的老字号情结,比任何一个城市都显得格外深切。在海珠区南华东路有家老字号“汉记面馆”,煮面的灶台占据了大半个门口,几把排气扇没有美感地挂在大门上方,有着广州面家的传统模样。传统竹升面有嚼劲有韧度,云吞个头不大却肉料厚实。难得的是,即使已誉满羊城,价格依旧亲民,一碗竹升面+一碟油菜落肚,十元有找,三十年间跨过世纪,人事翻新,不变的是店家的本分公平。吃罢有着幼时老味道的猪肉捞面,80年代的街头幸福感按捺不住地涌现上心头。
广州人爱喝汤,更尊奉“上汤乃粉面食品之魂”,广州面界的“老行尊”宝华面店廿多年来最受食客称道的是就是汤底,据说用鲜虾头、猪骨和大地鱼等多种材料熬制汤底的基本配方就是从这家老面店流出来的。经过文武火通宵达旦熬制,汤色浅金透亮,味道清甜,香而不浓,整碗喝完也不会觉得口干。无论粗细面都微带蛋香,亦有些许碱水味,韧香爽口。桌面的萝卜咸酸味道非常醒胃,乃是伴面良菜。提醒一下,面店位置在靠近上下九步行街的闹市之中,虽然店面有两层,但要做好等位的心理准备哦。
西关婆婆面原本叫“恒记”,因为创始人李婆婆常常坐在店门口一边包云吞一边叮嘱食客“三餐要食好”,街坊们就干脆将其称作“婆婆面”。一家跨越新旧社会的小店,历过苦困,走过危难仍能屹立不倒,必定有其原因。小店六十年如一日坚持最传统的云吞面做法,汤浅而透亮显金黄色,面是用鸭蛋手工打制的银丝面,云吞是最单纯的猪肉馅,肥瘦三七开,爽口烟韧,一啖下肚,就知“零舍唔同”!
作为有尊严的吃货,对心爱的美食应有所追求,所以在黑黝小巷深处的吴财记,除了有一班忠实老街坊撑场,也不乏慕名前来拔草的各路资深吃货。青砖墙,麻石板,古老的西关大屋,幽暗的胡同,老广州质朴的生活气息扑面而至。和别家的云吞面面条相比,吴财记家的面条较之“温柔”,有韧力却不会硬如橡筋,有着老西关的独特细腻气质。用心做出来的传统竹升面,一定是禁得住岁月的考验和老广州人刁钻的味蕾的检验的。
自造竹升面的店面不大,但是汤底的虾子香飘了整条街。与店名相符,面条自家打制,爽口筋道,偶然可以看到伙计“骑”在毛竹上面跳来跳去压面,但不是时时可见,因为这个大毛竹竿每天都需要保湿养护,比女人的皮肤还要矜贵呢。老板娘介绍所有面都是落锅即煮上台即食,这样可以保证爽滑,浸久了面汤的话面就会发胀,可见所有提供外卖的竹升面都是耍流氓!融合了猪油香的竹升面完熟爽利,一个大写的好味。
0 / 270
评论
0 / 270
评论